徐貴相
——讀《理論熱點面對面(2006)》
古人云:言而無文,行之不遠。理論讀物能不能寫得引人入勝,為老百姓喜聞樂見?中宣部理論局組織編寫的通俗理論讀物之四——《理論熱點面對面(2006)》,再一次作出了肯定的回答。打開這本還在散發著墨香的理論讀物,我們既為其入木三分的說理所折服,也為其別具一格的形式所吸引。可以說,這本通俗理論讀物在堅持“三貼近”上又邁出了新的步伐。
主題突出,內涵豐富。回答現實所提出的熱點問題是編寫通俗理論讀物的根本目的。從標題上看,《理論熱點面對面(2006)》共20篇,主要闡述了20個方面的問題,其中包括關系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前瞻性、戰略性的重大問題,例如,如何深化對科學發展觀的認識,如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如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如何建設創新型國家,如何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如何維護和實現社會公平,如何看待看病難、上學貴、房價高,如何看待農民工等。進一步看,每一方面的問題又包含著若干分解出來的具體問題,共計72個問題。總起來看,該書涉及經濟、政治、文化、外交、黨建等各個領域,內容非常豐富,主題也很突出,這就是緊緊圍繞什么是科學發展觀、怎樣學習貫徹好科學發展觀,既全面、準確、生動地講述了十六大以來黨的理論創新的重大成果,又抓住了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社會熱點問題,具有形散神聚的鮮明特色。
說理透徹,入腦入心。理論只有徹底,才能抓住人。全書力求用通俗的語言解開思想的困惑,用身邊的事例說明深刻的道理,把邏輯的嚴謹與表述的生動結合起來,具有歷史的縱深感和很強的說服力,展示了高超的說理藝術。比如,運用四川某縣從樹立“政績碑”到砸掉“政績碑”的事例,告訴人們“金杯銀杯不如群眾的口碑”的道理,形象闡述了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問題。書中運用的這些事例,客觀真實,新鮮活潑,針對性強,說服力強,寓意深刻,耐人尋味,確實產生了令人豁然開朗、茅塞頓開的效果。
風格迥異,耳目一新。理論讀物通俗化,就是要符合廣大群眾的閱讀心理和理論期待。該書在內容編排上也匠心獨運、引人入勝。如書中采用了穿插彩圖的形式,顯得形式活潑多樣、豐富多彩,使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巧妙地融為一體。值得稱道的是,這些彩圖絕非畫蛇添足,而是與書中相關內容緊密聯系,烘托了說理的氣氛。比如采用胡錦濤總書記考察建設工地的圖片,形象生動地傳達了我們黨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采用東部新跨越、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東北振興的圖片,深刻揭示了促進區域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必然性。書中還采用了插頁卡片和閱讀提示,增強了本書在結構設計和內容編排上的生動性。這種設計有利于開拓讀者的視野,既富有時代感,又活躍了版面。
博采眾長,精益求精。請“大家”寫“小書”,是近年來編寫通俗理論讀物的新鮮經驗。翻看后記,可以發現,審讀過這本小冊子的省部級領導干部、專家學者近30人,參加起草、修改的同志達40多人。其中,既有德高望重的老領導、老專家,又有年富力強的中青年學者、思想理論界的后起之秀。邀請這么多領導干部和專家學者共同參加撰寫、修改和審讀,既體現出組織單位對于這本書的高度重視,更可以看出領導同志和專家學者對理論普及的重視,這是本書能夠達到較高質量和水平,得到干部群眾普遍關注和廣泛認可的根本保證。
博大精深的理論,只有以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概括,以深入淺出的方式進行講解,才能最有效地為群眾所接受和掌握,并轉化為巨大的物質力量。《理論熱點面對面(2006)》一書是一個范本。
(編輯:林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