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安徽名人大講堂進高校系列活動之“這里是安徽”專題講座在合肥大學舉辦。安徽省博物館協會秘書長、安徽博物院原副院長徐大珍研究員應邀主講,合肥大學黨委書記鄔平川出席活動。

鄔平川表示,安徽作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從史前文明到徽文化傳承,從紅色革命到改革開放,始終在中華文明發展史上書寫著濃墨重彩的篇章。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對提升中華文明的傳播力影響力進行了戰略部署,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學校積極拓展“大思政課”建設路徑,與渡江戰役紀念館(安徽名人館)管理處共建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著力貫通“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引導師生在歷史現場中感悟初心使命,在文化體驗中堅定理想信念,切實推動以文化人、以史育人。
徐大珍通過豐富的考古實證與珍貴的文物史料,系統梳理了安徽文化的發展脈絡。從舊石器時代的“和縣人”“東至人”遺址,到新石器時代雙墩文化、凌家灘文明的曙光,再到徽州文化中“以義取利”的商道精神與“尊師重教”的價值追求,她生動闡釋了安徽作為南北文化交匯地的融合特質,深刻揭示了江淮文明在中華文明發展進程中的獨特地位與貢獻。
校辦公室、黨委宣傳統戰部負責人,馬克思主義學院領導班子及全體思政課教師,全校300余名師生參加活動。
來源:馬克思主義學院 編輯:張惠琳 預審:蘇冰 審核:賈峰